她用双手托起明天
H; ]. ^% r0 o. ]& R/ H--记汶上县阳光幼儿园园长田淑梅 汶上县康驿镇陈街村中年妇女田淑梅,以其独特的“创业魅力和创新能力”,填坑建起了市级一类幼儿园,用“智慧和行动”做出了新贡献,成为远近闻名的 “巾帼创业之星”。7 u7 z1 q0 e$ z: a
爱心办园好风光6 w: [$ m# n9 ?6 J
田淑梅,她既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妇女,又是爱动脑、讲奉献的“巾帼创业典型”。2004年春天,爱心极浓的田淑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通家人的工作,在汶上县妇联、康驿镇党委、政府、妇联和陈街村党支部、村委会、妇代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家乡陈街村东南角填坑建起了高标准、规范化的幼儿园——汶上县阳光幼儿园,为当地发展学前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回、汉两族人民的交口称赞。3 ^8 o; d: Y% p' a( x4 i2 C
这家爱心幼儿园,开设大、中、小、学前四个班,传达室、教室、办公室、音乐室、娱乐室、休息室、观察室、文具室、储藏室、伙房、餐厅、男女厕所等各室分布合理,风琴、彩电、电脑、录音机、扩音机、滑梯等教学设施及玩具先进齐全,收费低、服务佳,车接车送,学生们生活舒适,教育教学质量高,系家长公认的“放心学校”。就连原先已在别处入园的部分小朋友也被吸引了过来,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和出色的“儿童乐园”。
0 x+ D4 s$ T8 d8 R/ n 陈街村和张街村、回民金街村三个行政村同属于一个自然村南唐阳。田淑梅为尊重回民的民族习惯,格外照顾他们的子女,为了不让回民群众产生顾虑,专门找了回民妇女做饭,,这也密切了回汉两族人民的关系。阳光幼儿园一团和气,越办越好,风光无限。
1 d9 j: ~( H& X8 N* l 阳光幼儿园,每年都要迎接不少参观学习者和前去视察的各级领导,莅临指导的有关领导颔首赞许,取经学习的同志们赞不绝口。: w; S: m. X+ j+ d' f2 E
细心办园受欢迎" \: W3 w0 {* y: d" J
田淑梅,发扬“四自”“四有”精神,创新发展,细心办园。她管理有道,教学有方,开足开全课程,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备受欢迎。( J- f; x- D3 e7 v1 P: J. q
在开展“珠心算”的基础上, 田淑梅他们又传授了“手脑算”:告知学生们左手代表十位数,拇指代表50,其余四个手指分别代表10;右手代表个位数,拇指代表5,其余四个手指分别代表1;双手一拍代表99,一捧手是1,两个拳头代表两个0,即为100。这样,形象直观,新颖,感兴趣,学生爱学,演示的既快又准确。& L) C% a9 s# ~5 U
针对农村“三夏”“三秋”大忙季节,园里灵活改变接送学生时间,贴近生活,既不耽误学生家长安排农活,又能及时接送学生,幼儿园和家庭配合的很默契。& D/ z1 x4 N$ i7 a# H% U
为了学生安全,配备了紫外线测温仪,班内有消毒灯,必要时戴口罩,减少疾病。学生上车前,必查体温,只要超过37度,就立即建议家长及时带他们去看医生。根据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园里逐渐增设校舍、玩具、安全标牌、宣传图版及各级颁发的荣誉奖牌等,阳光幼儿园比越办越红火,愈办愈“阳光”。: K6 y& v2 a. P0 o% q- t9 {
园长田淑梅,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家长和群众信得过,从没有什么不良信誉记录。她热心服务,爱心奉献,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还实行爱心救助呢。大徐村的王允龙、王允飞和金街村的王文超、王文越都是双胞胎,收费按一个人收,不收双费,家长很受感动。( u ~9 ?5 i1 e; J( Z' Z) v
到大徐、西唐阳、大唐阳三村接送学生,做到一村一车,严格按照校车管理规则去做,接送期间车辆绝对安全。学生每人一座,绝不增加学生超员。教学上“求精不求量”,尽最大努力培养出讲卫生、守纪律、学习好、表现佳的当代“好幼儿”。其经营管理模式,大大有利于学生,大大有利于幼教事业科学发展。
v/ v+ k: f/ I# h 辉煌成就戴花环
& ~& I# e3 E* h, x9 L% @ 田淑梅,现年42岁,系一名多年从事幼教工作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从兖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幼师专业毕业。她无论是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展乡巨胜村小学,还是在汶上县回民小学和石塘小学任教,均能做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风格高尚,工作一流,深受学生们的爱戴,深受同志们的喜爱。
" E& G- r( G, v# Z% m# o8 ^' ~3 E1 L 他们精心组织和排练的精彩节目,多次在市、县、镇获奖。田淑梅本人也几乎是年年获奖,有时一年还不止获一个奖项呢。如:1993年11月,她在克山县第二届幼儿教师优秀教案评选中,荣获美术课一等奖,同年5月,还在县里获得了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她在黑龙江那边任教时,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时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后来回到家乡,她仍不甘落后,工作表现积极,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为广大妇女争了光。
- y1 A/ o$ O1 d/ s3 u D! g# Q 2001年12月,她参加了汶上县首届幼儿教师培训班,进一步巩固了这方面的系统知识,丰富了其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她还参加过珠心算教师培训班,提高了其幼教工作的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3年6月,在汶上县教研室组织的幼教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她被评为数学优质课执教者,后又被推荐去济宁讲公开课,荣获了一等奖。这更加坚定了她干好幼教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势头发展强劲那是自然。
/ n# N* G; f) R 田淑梅2004年春天建起的阳光幼儿园,2008年12月被评为市级一类幼儿园。2005年以来,她获得了多项荣誉,如:汶上县“三八”红旗手、汶上县巾帼创业带头人、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优秀母亲、平安家庭标兵、文明和谐家庭及济宁市优秀市民等。
' q; J- u; W! g& n/ a( \1 Y; f( L 她戴满了荣誉“光环”,她不止辐射“半边天”,而是用爱心彩虹托起了整个天。她感到无尚荣光。
2 i2 Q) n" C( N5 i% v$ G, X9 n 敬业奉献风格高
& m8 D( u# m* p9 b8 K2 Q# Y$ ] 田淑梅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切实搞好了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有声有色。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田淑梅组织师生们精心编排,形式各种各样,舞蹈、独唱、合唱、三句半、诗歌朗诵等,台台精彩,个个引人注目。整场演出,积极向上,弘扬时代主旋律,结合幼教工作教学实际,巧安排,精指导,效果极佳。活动充分展示了她抓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 K4 V+ S- @: t& C2 Z; G: V- I# z
由于田淑梅教育教学有方,知名度高,有几所学校曾经争相高薪聘请她办园当园长,并且还要照顾她会开车的丈夫陈延常,按说条件不错,但均被她婉言谢绝。面对“优厚”的条件,她想的不是个人及家庭收入,而是家乡的教育事业,她关心的是家乡的孩子和家乡的教育,她图的是服务于民,奉献社会。于是,她风风火火地在家乡填坑建起了市级规范化的幼儿园。
! h9 }6 F+ }. w$ P( h9 }! I 她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当地的“三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模范地践行“巾帼创业”行动,依据其创业精神和办园业绩,潇洒闯进“巾帼创业之星”行列——一是把握政策好学习。她团结带领同志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成为“学习型”好园长。二是业绩彰显时代精神。其辉煌业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导向性,在引导和教育广大妇女为当地发展建功立业中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县、镇“文明之星”、“创业之星”、“和谐家庭”和“温馨之家”。三是爱钻研做贡献。她诚实守信,勤奋工作,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技能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获好评受表彰。田淑梅多次在市、县、镇受到表彰,在广大妇女中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赢得了较好声誉,社会评价优良,她感到骄傲和自豪!2 M4 O8 ?. V J0 k% D
马不停蹄展风采
# A% b, \# l+ `7 p 阳光幼儿园定期开展外出参观学习活动,让老师们走出去吸收新鲜血液,把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变成自觉行动,强化自我。她不惜投资提高教师素质,要求大家说普通话,做爱心事,秉承教师职业道德,把爱心和亲情融入其中,搞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参与各级组织开展的爱心活动,引领当地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一展市级幼儿园新风采。
* `) |% n, C) l7 _# m 田淑梅事业心强、心灵美、业务精、教育教学效果极佳,造福一方受欢迎。《领导科学报法治山东》、《新晨报》、《城市信报》、《山东供求报》、《山东商报》、《济宁日报》、山东新闻网、教育网、法治济宁网等多家媒体对她进行了广泛宣传,田淑梅成为当地的新闻人物和女中豪杰。按照陈街村党支部书记陈月广的话说:“田淑梅老师树雄心、立壮志,干事创业献爱心,精神极为可嘉。她以实际行动为当地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成为‘半边天’创业的佼佼者。她还是计划生育带头户,她让独生女陈佳学幼教,今已在济宁机关幼儿园就业。她与幼教事业接下了缘。”
, q* G& {7 z4 O. J3 ~, U; g 工作和生活中的田淑梅,自觉做到遵纪守法。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办学,信心百倍地教书育人,争做遵纪守法模范,她还是普法宣传员和义务调解员呢,群众威信高。
% H- c w7 U+ Y" L$ i 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了田淑梅的教育理念,向她投来钦佩的目光,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这里,沐浴着“阳光幼儿园”的阳光。田淑梅用她的双肩担起起了希望,也用双手托起了孩子们的明天!
2 `. n' z I/ H: v# Z. {: i0 c6 E4 T) P3 t* \;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