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k# X0 m9 |; p0 _8 N, R3 L
, |% `. Y* G6 Z0 r# p因小湾电站即将蓄水发电,也许再过半年,澜沧江上享有“天南锁钥”、“西南第一桥”
- a/ X$ m1 R: R、“世界现存的唯一最古老的铁索桥”等盛誉的霁虹桥,其遗址将被水淹没,与之相伴的云南最大规模的摩崖石刻群也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g) k" Y E! t- L# E5 a2 A6 S' M
2 E; ^( K( R1 S) `9 J, P' l, r. d2 h$ e
听闻此讯,我的第一反应是该抽点时间在小湾电站蓄水之前去看看霁虹桥遗址了。对于作为南方丝绸古道上重要通道的霁虹桥,我虽久闻其名,但始终缘悭一面。然而冷静下来,又觉得见与不见并非那么重要。记得在三峡大坝截流之前也有游三峡的冲动,但终未成行,并非我生性疏懒,而是担心见到了即将消逝的美好事物,自己会陷入一种“相见争如不见”的失落与伤感。" M' H3 f9 Z8 z# z O- P2 K
" @; Y' g: m- h# e4 S0 y1 j; W( O! [0 C5 C9 d. ~8 Z$ u5 b% i
半个多世纪以前,作家沈从文在短篇小说《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中提出了一个超越时代与阶级的重大命题:社会的进步难道要以牺牲原始的美好为代价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这样的两难境地无处不在,其中水电开发与文物保护就是一对显而易见的矛盾。
: n3 Z N2 H. E" I% M3 E( |. R6 J `% f6 I( }
$ i4 V' C0 Q$ A; W$ o1 y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适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和人本身所创造的文明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损害,有的甚至是灭顶之灾。就水电开发而言,其中的大道理是,能源作为一国经济发展之命脉,自然是多多益善;而小道理则是,利用区域地理优势开发水电资源,可以使一方百姓较快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问题是,一旦“高峡出平湖”,类似于霁虹桥遗址和摩崖石刻这样的千年古物则陷入万劫不复。
' t7 @0 _$ [7 E! w# Y* C# J, w
9 q7 j6 Q5 @8 ?; Y; v! F! l A3 i2 B' S* o7 Z7 e8 l+ s# Z
应该说,今天中国人的环境和文物保护意识已经空前提升了,不会再如上个世纪80年代以及之前的30余年间那般,干出围湖造田、毁林造田、扒了城墙修路这样的傻事。在澜沧江水电开发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政府有关部门在保护文物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比如对即将被水淹没的摩崖石刻进行加固喷锚和封膜保护,并另行选址复制再现;在原址上游对霁虹桥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按原型复建,并尽可能利用原来的建筑材料。在现有条件下,这样的保护措施差不多已经是竭尽所能了,而且势必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但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脱离了原有环境的“霁虹桥”和“摩崖石刻”还会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吗?* `- N# E* ?3 f0 G* z, p
* H0 g' `$ z$ d2 ]6 Y
( t/ q) p6 [9 ~/ V可以肯定的是,霁虹桥和摩崖石Xiuxiu:台历361chen.com挂历$ k8 ^+ u+ F5 _1 R$ _5 H9 @
Xiuxiu:315投诉网315ts.org.cn* I3 [! U2 v1 [" O( a
Xiuxiu:走私车zsc365.com
* W) N) [ |3 WXiuxiu:二合一吸尘拖把wmg888.com
0 e/ N1 f2 \7 [0 ~' Q O: cXiuxiu:萧山私家侦探 zj0571.org8 d7 I4 P0 T: g+ u5 s. C
刻只是即将被淹没的文物的一部分,可能有更多的文物被彻底放弃,连被复制的机会都不存在。三峡大坝截流前,文物部门重点抢救和保护的文物仅占8%,曾有专家表示,囿于国人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技术条件,谁也不能肯定被放弃的92%就是“非重点”。果真如此,那就是永远的遗憾了。6 c1 P) C+ i7 U6 k! p5 C
5 ~& B0 j6 y! F* n1 s" v" k3 H
云南水利资源丰富,同时又是自然和人文宝地,这样的“天佑”之地势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沈从文所言“进步”与“牺牲”的两难境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以极高的智慧和艰苦卓越的努力来应对,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的指南。具体到水电开发,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选址时尽可能避开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
( T+ F7 Q- @, ?3 k$ ~$ t
6 T+ e: ?8 a8 X3 @3 L
8 U& ]6 i' I: }4 X* p3 s- r: [不是我偏爱文物而漠视水电开发之于民生的种种益处,而是文物的重要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它的考古和观赏价值,它直指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诗意地栖居。我理解所谓“诗意”,很大程度上在于今天的人们能见古人所见,能感古人所感。即将被水淹没的霁虹桥遗址,就是这样一个有诗意的依托。也许有人会说,肚子都填不饱还奢谈什么诗意?但让子孙后代能看到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5 s7 b& f+ m. D: R0 w6 O8 N- `
. T9 t% Z/ Y& ^: F" b$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