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汶上县境内约在15000年前,即有华夏先民在此繁衍聚居。位于城东3千米的东贾柏遗址,是济宁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新时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北辛文化的重要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阶段。
" ?% Q S" T* f, Y: @- ^5 R! i 至商代,境内置厥国。周代,先后置郕国,中都邑、阚邑,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武于郕,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战国时,齐置平陆邑。/ k, \8 h& s/ a
秦统一中国,行郡县制,县境内约分属薛郡的张县(治邑在今东平县霍庄)、无盐县(治邑在今东平县无盐村)。
8 ~4 V: g2 O, ?6 L; o6 E; p 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后,境内始置东平陆县,隶属兖州东平国。此为汶上建县之始。
7 q, P- i5 H |" l6 L; y 三国魏晋,今县境统属兖州东平国(郡)东平陆县。南朝时改称平陆县、乐平县。随初仍称平陆县。6 n% o: m. N8 @# F( C
唐天宝元年(742)三月,改称中都县,移县城于今治。
1 B6 W8 f) l p" C3 K 金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阳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县,此为“汶上”专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P6 P5 g8 G; V- O
疆域:
6 b$ @& y; ?$ \; c2 m7 k 明万历年间,汶上境域,北至东平界沙河站村,东至宁阳县界西梳村,南至济宁州界康庄驿,西至郓城县界肖皮口,西北至安山西面的张博士集(今属梁山县),西南至孟姑集以西申家海(今属嘉祥县),东南至南唐阳,东北至琵琶山。最大横距75公里,最大纵距35公里。此县界明清时稳定时间较长,境域也较大,约为今县境的2.5倍。' _( ]9 i* c# Z! X0 v% y0 M3 K
民国时期,全县面积1380平方公里,为山东省较大县之一,曾有“一滕二曹三汶上"之说。
- b$ N+ K/ q5 H) H 现在,汶上县面积877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35公里,东临兖州、宁阳,西连梁山、嘉祥,南与济宁市任城区接壤,北枕大运河,与肥城、东平相望。# @% m) d* m' q* s1 J/ R( c
下辖汶上镇、南站镇、康驿镇、南旺镇、刘楼乡、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郭仓乡、杨店乡、军屯乡、白石乡、苑庄镇、义桥镇等14处乡镇。
/ e1 T) M$ V' H+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