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文化资源状况概述
# J5 ]* q4 ` }. u& D汶上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属济宁市辖县,东临曲阜,西接梁山,北依泰山,南望微山湖。全县辖14处乡镇、493个村居,总面积877平方公里。
2 [4 F4 q4 u; ?1 J3 j Y# B3 z9 B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始祖文化交相辉映,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501年,孔子在汶上初仕中都宰,留下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千古美谈。
7 g9 Q) @. d/ b5 O' R& |
8 }% B! V0 r9 k8 v汶上南旺境内的“引汶济运” 南旺枢纽工程,使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畅通500年,其筑坝截水、南北分流等因地制宜的治水思想和技术,在我国水利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南旺分水龙王庙是因运河而生的一处重要遗产。汶上南旺枢纽及龙王庙古建筑群,2008年度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东夷族首领蚩尤的首级,葬于汶上县南旺镇,至今仍存有古墓遗址。 & b2 [% h" g6 R* w X3 H; j
* M3 R7 a" B+ P" N汶上远在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活动,在苑庄镇东贾柏村发现了北辛文化遗址—东贾柏遗址,发掘了有中国第一针之称的骨针。明代有四位汶上人同朝做官,品至尚书,“小县不大四尚书”至今传为佳话。 ' P' H4 f+ \ ]8 [) U) i7 h
- i2 m) H* i& a# T1 a汶上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早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汶上。唐宋时期,汶上佛教盛行,留下了著名的皇家寺院宝相寺。1994年修葺宝相寺时,在太子灵踪塔内出土了佛舍利等141件佛教文物,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拍摄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探秘汶上圣物》,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科教和综合频道播出,媒体的强势宣传,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5 L3 h8 \7 k1 k. U. y& K
% t o- t% p, Y2004年,汶上开始举办“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一年一次,已经举办了七届。文化节是融文化、旅游、学术研讨、市场推介、经贸洽谈于一体的大型盛典活动,业已成为推介汶上的强力平台。文化节所产生的效应日益凸显,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节。 , z! G+ D5 `7 @& |' Z9 b: a
# E; |, Z/ I- d! [% ]7 V) R汶上以建设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都佛苑旅游景区为龙头,打响了“中国佛都”文化旅游品牌。自1995年起,以宝相寺为中心的佛苑景区开工建设,到目前,一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宝相寺建筑群、礼佛大道全部落成,三期工程宝相宫正在建设,景区升级为4A级,全县旅游市场日益火爆。去年,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亿元。去年底,汶上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和省级园林城市圆满成功,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活动正蓬勃开展,
7 E$ y4 q+ K& g
& b/ e# [4 ~4 y% _汶上县连续三年在济宁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在30个欠发达县中排名第一,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全市第一。汶上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体育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全省基层党建先进县、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山东省旅游强县等。被确定为“国家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科技研发重点试验基地”、“国家土地复垦实验区”、“山东省服务业发展重点县”等称号。8 S) ^7 c$ v7 L3 T& l!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