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净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打造良好育人环境,结合汶上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工作要求,县教育体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检查评比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 p2 o' h( N+ s" R一、指导思想
8 n% q2 r( l+ t" K3 p在全县中小学实施“五化”工程(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师生行为规范化),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整治,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创建卫生校园、文化校园、生态校园,推进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提升全县中小学校园形象,为师生创设整洁、舒适、优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W- ]' E0 a7 ]1 p' u' N8 B' m
二、工作任务+ v, |8 T4 @1 X3 q4 I8 H1 A
(一)建立校园环境卫生工作责任制。各中小学将校园环境卫生作为学校工作第一形象、第一名片,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总务处、政教处、团委、少先队相互配合、分工负责,全体师生人人积极参与,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对各班、各处室业绩考核内容,形成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抓,责任有人担”的局面。
0 o O0 H, Y: p4 F. f+ N5 r(二)开展校园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各中小学要认真制定校园环境卫生评比标准,建立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功能室区、食堂、宿舍、厕所、校园主干道、绿化带、校门外等区域的卫生整治和评比标准,强化师生的卫生保洁意识,经常开展校园环境卫生评比检查,运用评比结果实施奖惩。
6 j! u# X g8 p+ i l(三)广泛开展校园环境卫生主题活动。各中小学要在校园中广泛开展国旗下的讲话、专题讲座、辩论赛、征文、大扫除、个人卫生评比、校园生态卫士体验等各种活动,寓教于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师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讲卫生、护环境、爱校园的良好习惯。
$ l0 l, P1 T( g. U- z(四)构建校园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各中小学要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校园长效保洁、环境卫生责任分区、环境保洁责任到人、校园一日三扫、班级卫生每日一评、班级常规评比、班主任工作常规评比等常态化制度,不断细化校园环境卫生责任,提高校园环境卫生保洁意识。: l0 D, g P$ Z1 n- k
(五)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监管力度。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少先队、团委等群团组织,组建校园环境卫生监管队,对校园环境进行保洁、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设置班级、个人卫生曝光台,创造自觉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积极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的监督氛围,形成校园保洁、监管长效机制。3 {6 V( T% k# @; W
(六)坚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本着植绿、播绿、补绿、护绿的原则绿化美化校园,在校园四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等区域,多树种、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地绿化,采用乔灌结合、花草相映、高低错落的立体模式,做到见缝插绿,不留死角。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春季、雨季组织开展造林和义务植树活动,确保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提倡师生自己动手绿化校园,树立绿色生态意识,积极创建绿色生态校园和花园式、园林式学校。
% r1 N$ D9 I, X3 e( A) ](七)坚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的重要体现,也是特色学校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学校要围绕特色建设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环境氛围营造过程中突出特色建设的内容,把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化作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做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徽、标牌、墙饰雕塑等体现特色,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等各具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人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 t1 A6 `9 ]! }& R4 d2 j+ s6 e8 u# h& R
全县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评比活动每年分两次进行,每年的4月份、10月份对活动开展情况分别进行评比验收。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y7 ?/ E0 O7 P; s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宣传发动(4月上旬、10月上旬)。全县各中小学制定实施方案,并层层召开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利用校会、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广泛宣传和发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自觉参与、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4 z1 L; X7 E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综合整治(4月中旬、10月中旬)。各学校按照实施方案和标准,认真落实整治任务,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措施到人,彻底整治影响校园环境的突出问题,对严重影响校园环境的重点地段、重点问题实行划片包点专人管理,限期整改。通过集中整治,使校园环境卫生取得明显改善,校容校貌取得明显变化。活动期间、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 L# r& C ]: W4 R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评比通报(4月下旬、10月下旬)。
. @' F/ H* j# P+ a: I$ p集中整治活动结束后,县教育体育局组织局学校后勤管理科、督导室、体卫艺科、基教科、规划建设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同时抽调县属学校分管后勤工作负责人,组成专门的评估验收小组,实地到各乡镇学校依据评分标准进行现场检查和打分,分乡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其它小学(每处乡镇随机抽取两处)进行量化打分,按从高分到低分排出名次,向各单位印发评比通报。县教育体育局对活动开展好、评分高的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整治不力、整治效果差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进行整改。
! E8 k5 j3 W7 K3 u 四、保障措施2 v, f# X; L+ x& U3 S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标准,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C+ x" s( V4 c; x0 N2 l$ w1 o2 V
(二)营造浓郁氛围。校园环境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全体师生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措施,形成全面动员、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6 ^5 z0 V3 ?/ P+ e(三)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坚持抓好“五化”工程,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细化评分标准,经常性开展评比活动,逐步形成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使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推进。, B- K, ]/ }7 z
(四)完善督导考核。县教育体育局对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评比结果纳入县对乡镇学校绩效考核内容,推动全县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树立全县教育良好形象。. \, V8 j) o4 l3 w7 ^
附件:汶上县中小学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评比评分标准; Q3 B6 M' ~" ?: s S! L
3 }3 S/ \0 B% z3 H: L& l, [0 H2 H2 B' S- e# C. ~: e
( y; x6 \, s: p; [; `
( V4 E6 q/ N- }' t! y: c7 F2 n
1 \) q3 j! c$ \; a
3 ^; V0 u" S9 ]; p3 n
[/td] [/tr] [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