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汶上信息港 图说汶上 查看内容

汶上县唯一公益献血达6000 毫升的“铁人”李月成

2012-9-4 05:22| 发布者: 中都社区| 查看: 1252| 评论: 0

摘要: 他坚持义务献血10 年,献血次数达到15 次,成为汶上县唯一公益献血达6000 毫升的人;他用善行义举帮助别人摆脱病魔和死神,用热血传递生命,浇铸工作;他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人们贯他 “铁人”的称号,他叫李月成,是汶 ...

他坚持义务献血10 年,献血次数达到15 次,成为汶上县唯一公益献血达6000 毫升的人;他用善行义举帮助别人摆脱病魔和死神,用热血传递生命,浇铸工作;他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人们贯他 “铁人”的称号,他叫李月成,是汶上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

“付出一点点的爱,救活的可能就是一条生命!”

今年42 岁的李月成曾是一名军人,军旅生涯让他不仅拥有了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超凡的勇气,而且使他拥有了一颗忠诚、奉献、博爱之心。他最初参与义务献血的想法缘于15 年前的一件事,一位老师傅因惨遭车祸失血过多,生命垂危的老师傅输过第一次血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后来又急需输血时,医院血库里一度短缺告急,幸亏一位好心人慷慨献血挽救了老师傅的性命。巧遇鲜血救人的壮举,令他震撼不已,从此,善举的渴望在他心中升腾。

李月成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是在1998 年公司组织的义务鲜血活动上,他毫不犹豫第一个报名献血200 毫升。此后,他每年都义务献血。他献血都去市献血中心,由于当时受医疗条件限制,每次献血他必须提前两天到献血中心采集血样,等化验结果出来后才能献血,这无疑给远离济宁的他带来一定困难。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接到献血中心的电话,他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似的,立即义无返顾地奔赴远在济宁的献血“战场”,而且每去一次都是自费,回来后,偷偷地将休假证明藏起来,从未因参加义务献血而影响正常工作。后来,济宁配备了多台献血车,他就利用到济宁出差的机会,参加义务献血。他的血管较细,每次献血时总免不了要挨两、三针,可他总是咬几次牙便挺了过来。2008 年,他还与济宁献血献血中心签定了自愿无偿捐献骨髓的协议。

李月成从第一次献血到现在长达十几年,共15 次自愿无偿捐献血液或血小板。许多人问李月成,这么多年坚持义务献血究竟为什么?他的回答是:付出一点点的爱,救活的可能就是一条生命!他以自己的善举和表率行动,影响和带动妻子、亲戚、朋友,尤其是他所在汶上供电公司干部职工100 余人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来。多年来,李月成还把对别人的爱、对社会的责任同样凝聚在工作中。

“这是友情的印记”

他长年从事电力安装与抢修,寒来暑往几乎天天奋战在野外,急难险重的活总是争着、抢着干。在他还是安装工长时,每一个工程都要亲把质量关,每一位工人的安全也是他工作中最惦记的,他始终视同事为亲人。2008年的夏天,一辆疯狂的货车撞在了一基10KV水泥杆上,15米高的水泥杆瞬间断裂,造成整条高压线路断电,严重影响到6000余户居民的生活用电。险情就是命令,他主动请缨带领队伍抢修。由于巨大的撞击力,水泥杆上的金具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他不断嘱咐着现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但危险总是防不胜防,突然有一根十多公分的螺栓半空中掉了下来,只见他不顾自己安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身旁的同事,用尽全身力气将别人推到了安全地带。而他自己却扑通跪在了被烤的半焦的柏油路面上。半空掉下来的铁件硬生生砸在了他的腿上,毫不客气地钻了进去。鲜血顿时染满了裤子,却不见他有半丝的痛苦表情,看着被推开的同事毫发无损,自己笑了,笑的是那么的自豪!这一次让他腿上留下了长长地疤痕,他不以为然,自笑道:这是友情的印记。

2010年6月,汶上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风灾,近万株树木被摧毁,牵连很多电力线路受损,给电网运行带来了不可估计的破坏,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不可想象的煎熬。在这危急时刻,李月成身先士卒,带领抢修队伍前往受灾最严重地区,重新架通线路。他全然不顾自己长年被伤病困扰的腰部,和兄弟们共同战斗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供电。当线路架通时,他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他的两手已布满了血泡。但看到重新“点”起的万家灯火,他无怨无悔。

他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在公司享有盛名,短短几年时间便在同事们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圣慧安装公司副经理,人们贯他一个“铁人”的称号。

在实际工作中,他能找到自己的航向,摆正自己的位置,把有限的时光充分应用到工作当中。在工作之余,他把爱心洒向了每一个需要的角落。除了坚持献血外,还经常为敬老院孤寡老人、灾区的群众和贫困学生捐款,而他却没有给自己留下存款,还经常调侃自己是“月光族”。多少年来的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得到的不仅是领导的认可,百姓的称赞,更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就这样,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寒来暑往,他始终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塑造着一个电力工人的光辉形象,积攒着他富有的人生。他连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标兵岗和先进生产工作者。2007 年、2011年均被评为济宁供电系统“十大感人事迹”。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6 17: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