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汶上县南站镇程寺村一10岁张姓女童因病情延误死于大脑炎。
前一天,该女童出现恶心,头疼,并伴有呕吐症状,其家长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没放在心上,让其活动一下,以为就好了。
至夜间,该女童发烧至40度。天亮送至医院,因错过治疗时机而离开人世。
大脑炎,即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曰本发现,故名曰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一)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多见于7~9三个月内,南方稍早、北方稍迟。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二)主要症状和体征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6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