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突出一线搞服务、围绕教学抓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站稳第一方阵,创建教育强县”的工作目标,坚持“教育看教学、教学看质量、质量看素质”的工作标准、“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和“一切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精细化”的基本要求,铆劲实干,奋勇争先,努力实现事业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一、统筹发展各类教育,着力提升事业发展水平 1、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扎实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新型社区规划,2010年基本完成全县新一轮中小学规划调整任务目标;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改造薄弱学校20处;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4处、市级规范化学校6处;积极争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2、突破发展学前教育。规划建设县政府所办幼儿园,加大乡镇政府办园力度,实现政府办园的重大突破;以政府办园为示范,加大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力度,创建市级一类以上幼儿园6处;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确保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95%以上;启动省级学前教育示范县创建工程。 3、巩固发展高中教育。抓好汶上一中体育馆、科技楼建设,巩固其省级规范化学校成果;启动汶上圣泽中英文学校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工程,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设施;探索、创新县高考补习学校办学模式,不断提升办学效益。 4、跨越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县职业教育中心数控编程实验室、钳工等实验设备,完成学校标准操场、室内体育馆等建设任务,为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奠定基础;优化专业设置,创建特色专业,膨胀学校办学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和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启动县职业教育中心争创建千所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工程。 5、提升发展特殊教育。加强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管理,完善学校内部设施;扩大学校招生数量,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争取创建为市级规范化学校。 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6、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重点围绕课程设置行为、教师教学行为、教材管理行为、教学评价行为,完善学校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学校科学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学校环境卫生大优化、大评比、大检查活动,美化学校育人环境;抓好特色学校建设,创建20处特色学校。 7、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开展“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活动,大力弘扬“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传统美德;重视学生的学习品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召开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引导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和特色发展,评选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单位”;实施“素质教育家校行工程”,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抓好县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8、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组织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总结、交流课程改革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指导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汶上教育特色;举办“高效课堂”交流会、展示会,打造高效课堂;总结、推广“自主互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和做法,巩固教学改革创新年成果;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9、增强教科研工作实效。完善各级教研机构“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实验与经验推广、教学指导与教学服务”等五项职能,构建开放、灵活、富有实效的教研机制;坚持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抓好教研员深度蹲点工作;改革教学示导方式,推行诊断式教学示导;突出抓好集体备课,分学段、分学科召开集体备课现场观摩会;启动开展“教育科研走进一线教师”主题实践活动,鼓励一线教师开通教育博客。 10、完善考试评价机制。全面推行中小学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继续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扩大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 11、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抓好学校标准化操场建设,广泛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在校生每天运动不低于一小时;探索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举办汶上县第二届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教育艺术节),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三、开展“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12、实施队伍建设“231”工程。“231”工程即,突出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个重点,抓好校长队伍、班主任队伍、教师队伍三支队伍,实施名师带动工程。 13、突出抓好师德建设。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师德巡回报告会,举行师德知识考试;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加强师德考核;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坚决制止乱办班等不良现象。 14、着力抓好教师教育。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构建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以市县教师教育网络为依托,以远程研修、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为途径,以“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为重点的系列培训活动;实施“农村英语和音体美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工程。 15、加强校长队伍建设。落实《汶上县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办法》,完善校长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培养选拔一批专家型校长;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建立科学、有效、规范的教育干部管理机制;举办校长论坛、校长办学理念研讨会,努力提升中小学校长办学理念和领导水平。 16、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分批分层培训班主任,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全面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班主任工作交流和反思;探索实施班主任职级制,出台班主任管理实施细则,改善班主任待遇。 17、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制定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办法,组织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巡回授课、上观摩课,发挥带头作用;启动名师工作室建设,开放名师课堂,建立名师网上交流平台。 18、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推进教师交流制度,加大教师交流、支教力度;继续实行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探索出台提高边远学校工资办法;成立困难教师帮扶中心,加大对家庭困难教师的帮扶力度。 四、做大做强教育资源,着力提升教育保障能力 19、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好学校预算编制,规范教育财务经费管理;加大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监管,制止违反预算编制支出行为,适时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和检查;规范教育代收费行为,积极创建省级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20、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校安工程,做好全县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和维护,继续实施项目学校建设制度,新建校舍2万平方米,维修改造5万平方米;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取暖工程,通过地源热泵取暖、秸秆取暖、空调取暖、锅炉取暖、土暖气取暖等不同方式,彻底解决农村中小学冬季取暖问题;持续推进农村中小学改厕工程,完成15处中小学改厕任务。 21、完善学校内部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和图书室建设工程,年内完成50处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任务和32处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任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启动中小学教师人均一机工程、农村中小学微机室“消白”工程、数字化校园试点建设工程,年内新增微机800台、多媒体教室60口,实现县、乡、校网络畅通;启动音体美器材配备四年规划,年内完成20处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任务。 22、搞好学校后勤服务管理。坚持“明确职责、健全网络,依托代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学校后勤管理,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水平;以教育教学用品集中采购为重点,推进学校后勤改革;开展“后勤管理示范校”创建活动,创建市级后勤管理示范校13处。 五、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教育工作层次 23、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全县围绕创建省教育工作示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职业教育先进县、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等,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争先措施;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创建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校、后勤管理示范校、特色学校等,明确创建计划,开展创建活动,做到校校有计划、年年有目标;广大教职员工围绕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24、搞好教育信息宣传。做好教育信息的采集、报送工作,提高信息稿件质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正面教育宣传,积极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挖掘、培育、总结、宣传教育典型经验和事迹,引领教育发展。 25、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坚持调研课题和创新题目相结合的原则和“人人有题目、事事有创新”的要求,把创新题目分解到单位、到人;开展教育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提高活动实效。 六、加强教育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教育良好形象 26、强化教育监督考核。继续实行局班子成员分包乡镇、学校、项目制度,增强执行力,提高实效性;加强教育督导,注重过程管理,推进工作落实,努力做到有安排有督导、有检查有通报、有考核有结果、有奖惩有兑现;全面提高教育督导效能,完善督政机制,加强对乡镇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促进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 27、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严格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严格落实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狠抓校园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工作,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28、规范招生考试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依法、就近、免试”入学原则,严禁任何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竞赛或其他考级考试等活动;普通高中招生严格执行“三限”规定,合理调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严格控制班额。 29、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及警示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搞好教育行风民主评议,开展教育内部校风、教风、师风评议活动;完善教代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教务公开;规范教育系统各类评选表彰,建立评选表彰立项制度、审批制度、公示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履职责、树形象、创佳绩”活动。 30、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高效型机关;突出加强能力建设,大兴读书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团结协调之风、务实实干之风、比学赶超之风,提高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做好计划生育、信访稳定、工会、团委、妇联、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8-23 12: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