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汶上经济后发崛起 ——汶上县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汶上县,鲁南地区的欠发达县,科技资源匮乏长期制约着科技乃至地方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境况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近年来,汶上县紧紧围绕“跨入济宁第一方阵,争创全省经济强县”奋斗目标,创新方法,务实而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努力打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新优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9-2010年度、2011-2012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中,汶上县连获科技进步先进县的荣誉称号。欠发达地区科技工作如何作为,汶上县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探索。 创新工程培植高新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科技人才紧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这三大难题是汶上县科技创新面临的最大实际。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科技水平。近年来,汶上县把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开展企业创新工程,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组织开展了“访百企、征需求、解难题、促创新”活动和“331”企业创新工程包保活动,从全县100家规模以上企业及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中选树、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同时,不断加大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上门辅导等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意义、标准、税收优惠等进行宣讲,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同时,加强跟踪服务,开展梯度培育。通过梳理企业成长性、研发能力、知识产权等情况,建立高企认定的企业储备库,目前,库内企业达到30家。根据企业申请条件的成熟程度,组织申报一批、培育发展一批、选择储备一批。2013年以来,汶上县新增列统高新技术企业13家,18家企业列入济宁市局“331工程”后备企业名单,截止目前,我县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市级56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 项目示范引领创新。发挥科技计划项目在县域内的引领作用,激励企业重视科技、加大投入,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项目申报。围绕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县科技局向企业详细宣传国家、省、市重点支持项目的申报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帮助企业梳理申报方向,积极挖掘项目申报亮点,有针对性进行项目申报,大大提高了成功率。2013年,如意天容纺织的“段彩纱的关键设备的改造及工艺”等7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2014年,山东华力机电有限公司的“智能除霾装置”项目和山东华尚电气有限公司的“三角形立体卷铁芯干式变压器”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并分别获得100万元和200万元无偿资金支持。2014年初,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汶上新风光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的“复杂工况下电机系统高效能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一举摘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殊荣。典型项目的立项实施,为全县企业科技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金融助力创新。通过科技信贷、小额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途径,积极搭建金融机构、创投公司与中小企业对接合作平台,帮助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目前佛都半导体照明、裕鑫精细材料、中都机器三家企业已获得济宁市首批科技信贷补偿资金支持,贷款贴息总额达20余万元,康明斯发电机、三德电子等6家企业成为济宁科技金融促进会会员单位,实现了科技金融结合的新突破。 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资源 2012年6月,中国第十一届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在济宁曲阜举办。会上,汶上方阵共展示专利技术产品等50余种,15家企业对外达成合作协议,技术成交额2139万元,项目投资额40亿元,其中过5亿元高新技术项目3个,涉及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 以开放的理念积极走出去,用外部科技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这是汶上科技工作的亮点之一。力争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新兴产业项目都能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2012年以来,汶上科技局组织申报市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个,组织开展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40余次,接待上级科技部门领导和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技术交流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全县企业与3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着力提升合作层次。注重与高校科研院所实质性的联合创新,使校企合作从单方面合作逐步发展为战略性、全面性合作。县领导带队拜访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不断加深。济宁百草中药材、金秋农牧科技等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密切合作,金秋农牧为中国农大吴常信教授设立了院士工作站。特别是与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合作上升到新的层次,华力机电等8家企业与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合作紧密,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山东科技大学与我县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并在我县建立了研究生教学与社会实践基地。 夯实产学研合作基础。汶上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开展高端人才培养、专题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重点建设完善机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机构、组织、人员和运行机制,同时积极培育创建节能环保、煤盐化工、工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服务优化创新环境 从2012年开始,由汶上县科技局编印的《科技政策汇编》开始进入到全县的广大企业,通过这本册子,各级有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高企认定、技术中心认定、知识产权、高科技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就可让企业充分了解、掌握运用。 企业科技成果偏少、科技投入不足,原因就在于企业对科技创新缺乏认识、不够重视,政策普及和科技宣传这块基础性工作不能忽视。针对多数企业负责人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自主创新和行业争先引领意识的问题,汶上科技局近年来加强科技服务,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务实举措,营造有利于依靠科技求发展的氛围,优化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 优化政策环境。汶上县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意见》、《专利申请转化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人才工作的意见》、《汶上县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调动了全县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营造了鼓励发明、尊重知识、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政策宣传培训和落实情况督查,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 搭建创业孵化载体。加快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在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园,获批为全市首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近8000平方米科技服务孵化楼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比较完善,进而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载体,构建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发展的服务平台,打造集政、产、学、研、金为一体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场地、设施、优惠政策和其它社会公共资源配套服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 优化科技服务平台。一是科技信息平台,完善汶上科技网、农村科技信息网服务功能,及时发布技术信息和创新成果,为企业提供科技动态、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对接、管理咨询、人才供求等信息。二是科技活动平台,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和政策法规宣传。通过举办创新成果展览、知识培训、编印宣传册等,把最新科技成果传递给广大群众,增强了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三是科技查新、科技文献县级服务站,为本区域的企业、科研单位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科技创新,务实而为。汶上县用务实的理念、务实的措施,取得了科技工作稳扎稳打、不断提升的实效,扎扎实实的努力,也必将实现创新发展的更好成绩。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7-4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