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店镇生态养殖“土里淘金” 8月24日,笔者走进位于彩山村的龙鑫养殖基地,在门口正看见工人们正将一箱箱商品蛙装车。“这一次是5000斤,都是运往外省,最忙的就是夏季,很累,不过收入挺可观”赵易龙边忙边说。 赵易龙,是龙鑫养殖基地的负责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将创业项目锁定在蛙类养殖,在杨店镇彩山村承包了20多亩土地。创业之初,他四处拜访蛙类养殖专家,去南方考察学习,最终确定了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即养殖种蛙、商品蛙、蟾蜍、有机蔬菜相结合,充分利用土地。笔者走进田地里,见到一垄垄的土地被一米多高的网围着,中间挖沟,两边种上各种蔬菜,游累的青蛙钻进蔬菜丛休息给蔬菜捉虫,又因为这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喷洒任何药物,也不使用化肥,最终都成了绿色产品,出售的价格也高。 赵易龙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你看看,牛蛙一般四五月份繁殖,一对种蛙可以生育近万只蝌蚪。一亩的产量大体4000公斤,按照一公斤售价15元来计算,销售额能达到6万元,除去土地承包费、人工费、饲料费等成本,一亩地能收入3万元以上,我是十分看好牛蛙养殖前景。地里的蔬菜价格高还卖得快,很多城里人专门开车来买菜,就是看重没有化肥农药,蔬菜一亩地也能收入四五千元。”这两年村民不理解的态度变了,很多村民跃跃欲试,也想养殖牛蛙。赵易龙把自己积累的养殖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愿意学习的村民,免费为养殖户提供种苗和技术,而且还按市场价回收村民养殖的青蛙。 据了解,以前都是赵易龙出去跑销路,现在变成了很多客户打电话订购,甚至有些客户在年初就签订了合同,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赵易龙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更足。目前该基地每年商品蛙销售达到10万斤,销售额近160万,带动散户近百家,增加农民收入200余万元。 (郑茂升 梁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