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汶上信息港 汶上新闻 查看内容

杨店镇的“老郝(好)人”

2015-6-16 10:13| 发布者: | 查看: 9053| 评论: 0

1框架

杨店镇的“老郝(好)人”

        通讯员 郑茂升 路焕英“老郝人”,是汶上县杨店镇袁庄村村民对郝迎亮的称谓,他叫郝迎亮,今年58岁,是袁庄村党支部的一员。郝迎亮本是主要负责村里的综合事务,可他却是村里的一位热心人,善于调解民事纠纷,成了村里的义务调解员,人们便送其美誉“老郝人”“老郝人”的义务调解工作可不是村党支部分派的,而是村民群众硬给“指派”的。1985年,28岁的郝迎亮便在村里当了个小组长。可袁庄村人多姓杂,邻里间矛盾也多。“咱村里家庭之间、邻里之间矛盾可不少,你有文化,又是党员,你出面调解调解?可算给大伙帮大忙了。”村里一位老人这么一说,还真提醒了郝迎亮:“是呀,如果邻里之间和睦了,不仅大家心里舒爽,还能促进和谐稳定,减轻政府负担,是件好事!”说干就干,就这样, 郝迎亮当起了义务调解员,管起了“闲事”。大到乡邻纠纷,小到家庭琐事,哪家有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会把别人的“闲事”管起来,没想到,这一管就是30年。30年来,他成了群众“信访”的“第一道关卡”,很多时候,群众间的一些小矛盾还在萌芽状态中,就被郝迎亮化解掉了。乡亲们都很信服他,说“他的威望高,就因为他调解矛盾纠纷的水平高。”
  今年春天,村民郝迎东一次到田里去干活,却发现邻地郝天岭家在自家的分界埂上栽了十几棵杨树。“这要是等树长大了,树根乱窜,枝叶遮阴,俺的庄稼地还不受影响?”郝迎东心里憋着一股气,寻思着要找郝天岭要评评理。这时,正巧郝天岭来地里浇树,真是冤家路窄,郝迎东拿着铁锨来评理了,眼看要拼个你死我活,两家矛盾逐渐升级。看到此情景的群众连忙给郝迎亮打电话:“快点到迎东地里来,要出事了……”郝迎亮饭没顾得上吃,扔下饭碗来到地里,看到郝迎东手提铁锨,便连声斥责“不许胡来……”喊声镇住了争吵的双方。郝迎亮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当得知郝天岭在承包地里种树时,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指出根据政策法规,承包地内是不允许种树的;转过身,他又批评了郝迎东的鲁莽行为:“有问题解决问题,闹事不怕违犯法律?”在郝迎亮的耐心劝说下,郝天岭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当即拿过郝迎东的铁锨挪走了树木。双方心悦诚服地达成调解协议,在微笑中化解了矛盾。现在两家关系和好如初。郝迎东还常念叨,要请“老郝人”来家里喝两杯。
  郝迎亮调解矛盾纠纷,很有章法,他除了要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外,他更能巧用邻里之情,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调解纠纷过程中,他讲亲情,叙友情,论乡情……去年,村里进行路面硬化,袁大娘家门口的树不仅要去除,连家门口的门台也要去掉。袁大娘看着长了十几年的树,不仅夏天能乘凉蔽荫,几乎成了她家门口的一景,咋能舍得?再看看刚刚修好的门台,怎么想,怎么看,老人有一千个不乐意,于是便跟干活的工程队起了争执。村里便开会商量解决办法,议过来议过去,就没有最好的办法,这时,郝迎亮主动“揽活”:“这事交给我吧,我一定妥善处理好。”为此,他天天去袁大娘家,找老人拉呱,帮老人干活,他耐心向袁大娘讲“修好了水泥路,最先您得方便吧,出门不踩泥了,干净又亮堂,再说了,您老为咱村修路付出了这么多,老老少少还不都惦记您袁大娘的好?”一个星期后,袁大娘终于被他打动了:“老郝啊,你明天别来了,俺全听你的!”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笔直的水泥路很快修好了。
  郝迎亮一方面积极调解群众间的矛盾问题,一方面想方设法让群众减少矛盾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让人们懂法、了解政策,提高素质。”于是,他就有针对性、选择性给大家讲讲报纸上新的政策、新精神以及一些法律法规。有人看他那么辛苦,就说“跑断腿,磨破嘴,唾沫星子上下飞,最多能赚一杯水。老郝,你图啥呢?”郝迎亮就笑笑:“在农村,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家庭纠纷等等,都免不了发生。虽说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变成大事,让小矛盾酿成大后果。咱是一名党员,能给大家调解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觉得值!““虽然我都快60岁的人了,但是,只要大家看得起我,有事让我来处理, 我就乐意当这个‘排气筒’,当村民眼中的‘老郝人’”郝迎亮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最新评论

QQ|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7-4 09: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