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镇,土地流转实现“双赢” 汶上在线讯(通讯员 孔德双)“我在阙庄承包了600多亩土地,种了200亩的小麦、100亩的牛蒡、40亩的土豆和300多亩的地瓜,年收益相当可观。打工东奔西走,还不如在家种地哩,我确实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今年打算再承包部分土地,扩大种植面积。”正在地里移植地瓜苗的刘雷荣笑着说。 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在不少村(居)都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对此,汶上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搭建流转平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采用“农户+村委会+承包商”的模式,由村委会与农户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以每亩1000-1300元价格承包土地,再由村委会与承包商签订合同,由村委会负责每年在规定时间将租金交给农户,村委会负责与承包商协调相关事宜。这样,既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又给承包商带来了许多便利。 严把承包商资质。为了发挥好土地流转的效用,该镇将集中起来的土地,连片成方公开向社会招标,让那些有资金、懂技术、善管理的承包商运营。同时还积极引导经营户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名、优、新、特、奇农产品,带动周边群众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通过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 3500 余亩,形成了史庄冬暖式大棚、柳杭苗木花卉、周村牛蒡、阙庄地瓜等现代种植基地。 妥善安置剩余劳动力。为妥善安置土地流转后的富余劳动力,该镇一方面与承包土地的商户或企业签定用工合同,让不愿出远门的农民去基地打工,每月增加收入一千五百多元;另一方面,对愿意外出务工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与技能培训,引导务工人员由"苦力型"向"技术型、智能型"转变,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将土地承包出去以后,我们两口子都有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收入增加了,日子是越来越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阙庄村民田长运从事运输行业,妻子邵为红则到开发区鞋厂做工,一家人收入不错。(汶上在线www.wenshang.ws)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7-4 23: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