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全力推动杨店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012年,杨店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苦干实干拼命干,居弱图强勇争先”的汶上精神,牢牢把握“高点定位、跨越发展”总基调,围绕“立足汶上县第一方阵,争当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排头兵”奋斗目标,以抓发展、保稳定、惠民生为主线,大力实施“招商强镇、产业立镇、生态美镇、旅游兴镇”四大战略,全力优环境、持续强基础、着力兴产业,逐步实现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居住社区化、乡村城镇化。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以上,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1450万元,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6亿元以上,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00元,增长15%,实现镇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一、推动项目建设在提质增量上实现新突破。一是优先培育支柱产业。全力招引潜质强、前景好、纳税多的项目,科学配置各类要素,优化调整产业布局,重点推进青岛利客来集团投资4.5亿元的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和即发集团续建投资项目建设。二是膨胀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发展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三是强势推进园区建设。继续加大镇项目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两纵四横”路网建设,建设高效、集约新型工业园区。超前谋划杨店铁矿和张保庄铁矿工业园建设,及时跟进铁矿产业链项目洽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全力实施招大引强。对杨店籍在外人员登记造册,加强沟通联络,大力开展亲情招商、企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大项目。 二、推动社区建设在巩固提高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政策激励、群众自愿”的原则,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抓好滨湖社区二期工程景观建设,完成于村回迁,推进韦村、于村旧村复垦及验收;开工建设滨湖三期工程,适时启动杨店村、郗村、刘古墩村拆迁。灵活运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镇项目园区扩区增容,实现工业项目集聚效应。抓好社区复垦土地招商,重点推进“社区加项目、商贸进社区”模式,推动生产要素和产业项目向社区转移,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居住社区化、保障社会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社区垃圾存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打造以多个产业为支撑的农村社区新模式,争创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乡镇。 三、推动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型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在实施国家级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投资1.6亿元的国家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程,达到“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灌排分设、井河结合、旱涝保收”的标准。实施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铁路占用林地恢复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二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把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协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重点推进联创食品打进省城、覆盖济宁市场。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规模经营,探索成立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增强农业保障能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扶持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构建多元化农业投入保障体系。继续推进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绿、亮、清”工程,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四、推动旅游产业在提档升级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搞好旅游规划。聘请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规划,围绕“一街一馆一山一水”(仿古民俗商贸街、民俗文化展馆、彩山和泉河)作文章,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新线路,争创国家级旅游强乡镇。二是打造仿古民俗商贸街。对接县宝相寺景区,依托莲花湖湿地公园和滨河大道,着力打造仿古民俗商贸街。同步完善民俗文化展馆,对接县党史展馆,打造红色旅游和民俗旅游相结合的新亮点。三是作好山区生态旅游文章。按照建设“核桃大县”的部署要求,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核桃、樱桃等林果采摘、农家乐项目,打造汶上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四是做活千亩渔林场。借助汶上县实施小汶河开发和泉河旅游规划,加快千亩渔林场招商力度,打响“游在杨店、吃在杨店、乐在杨店”品牌,着力打造宜商、宜游、宜居的新型城镇。 五、提升民生福祉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平安杨店”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和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二是着力提高民生水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规范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建立覆盖全镇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基础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推进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6 16: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