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定位 奋勇争先 强力把郭楼镇打造成经济强镇
2012年,郭楼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高点定位、跨越发展、长远布局,大力实施产业兴镇战略,加速培植现代产业体系;精心打造中心城镇,加快建设产业发达、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镇驻地;深入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镇村整洁、政通人和的新郭楼。主要目标是: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9亿元,增长2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272万元,增长50.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45元,增长1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坚持“产业兴镇、工业强镇”战略,以引进大项目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突出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产业集群、项目集聚、区域集中。一是搞好产业规划,搭建发展平台。按照“两头重中间轻”的产业规划,大力做好三个园区的规划建设:中心镇区继续抓好家具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家电展销企业入驻,年内引进3-5个企业入驻园内;西部阳城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东部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工业聚集区,依托阳城煤矿和正昌源有限公司的表面处理工艺,大力发展煤化工和机械加工产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建材、型材、机械加工等产业入驻。二是创新招商机制,多方引进项目。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立招商引资基金,加大引资人奖励力度,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依托煤电、闲置厂房等优势,通过以商招商、专业招商、节会招商等形式,积极与国内外市场的大企业、大集团嫁接联姻,加快发展具有创新能力、扩张潜力和增长动力的核心企业。实施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负责制,加强与济宁能源发展集团铸锻件有限公司、辉瑞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文卿服饰和杭州东兴羽绒食品有限公司的联系,搞好项目服务,加快项目签约和落地建设。三是搞好项目建设,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在建项目尽快建成达产、现有企业技术升级。重点抓好山东正昌源工贸有限公司三期液压泵项目建设,加快驰胜机械有限公司、同心建材有限公司建设步伐,协调富野机械入驻开发区标准厂房。通过入股、联合、联营等形式,扶持发展商贸、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推进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华伟家具、鲁豪木业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激活传统产业的发展,扶持一批竞争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形成煤电化工、机械加工、服装加工、家具产销、型材建材等特色产业群,全力推进工业产业化进程。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重点抓好特色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三大板块”。东部以建设中药材、蔬菜等高效农作物生产基地为重点;中西部以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林木种植为重点,搞好肉鸭、生猪、蛋鸡等规模养殖场建设;充分利用煤矿塌陷地、废弃坑塘等闲置水面,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全镇粮经作物种植面积增长10%以上,淡水养殖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扶持华有蛋鸡场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种养能手、种养大户集中,按照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的收益模式,土地流转达到1.5万亩。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全面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三、加快城镇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与配套产业、土地流转、土地置换相结合,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同步推进相结合,全面加快中心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启动温馨家园社区二期工程建设,抓好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和幼儿园等配套设施的健全完善。按照“三站四所六室”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七通”、“四化”目标,形成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生态宜居环境。通过引进和培植一批劳动密集型、循环节约型、产业集团型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鼓励具有一定资金、技术和经营能力的外出返乡人员“走回来”,大力发展商贸、餐饮、运输、娱乐等产业,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多平台。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做到建一处社区、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抓好环境保洁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保洁机制。发挥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开展“文明卫生户”和“文明卫生村”创建活动,争取年内“文明卫生户”和“文明卫生村”达到50%以上。抓好镇驻地“绿、亮、清”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的广场一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功能,优化配置,提高建设水平,增强承载能力,真正让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 四、保持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营造安定团结的良好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生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结合社区建设,加大农村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解决群众就医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广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形成长效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户等多层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全镇建成文化体育综合服务中心1处,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10处,网络宽带、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基层矛盾纠纷,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邪恶势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6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