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抓机遇 务实争先 全力推动刘楼乡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2年,刘楼乡在汶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负重奋起、克难攻坚,抢抓济徐高速开通、汶金线拓宽、县城区物流城建设和南旺港口开发的难得机遇,以“创新赶超,跨入汶上县乡镇第二方阵”为目标,围绕工业立乡、商贸兴乡、文明新乡“三大板块”,狠抓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民生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五项重点工作”,促进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乡实现GDP10亿元,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增长3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0万元,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项目带动,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跨越崛起为目标,积极做好大项目引进,鼓励现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扩张规模、提升档次,逐步培育立乡的大企业、主导产业,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一是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支柱产业。济徐高速公路开通和汶金线拓宽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继续实施工业立乡和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新兴产业、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等项目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发达地区多方收集信息,对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盯紧靠牢,努力促成项目签约落地。2012年,力争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二是扶持壮大现有企业,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鼓励现有企业扩张规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对济宁和信机械有限公司、一汽汽车备品有限公司、翔飞机械有限公司给予重点扶持,加快扩产增资步伐,扩大合作领域,促其发展壮大。三是积极发展服装加工业,打造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充分利用服装加工项目多、技术人员充足的优势,积极围绕服装加工项目招商,继续引进档次高、规模大的服装项目,对已落户的泛高、七七、泰景等服装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各村发展服装加工点,力争2012年全乡服装加工点达到100家,从业人员达到4500人,逐步形成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服装加工之乡。 二、推进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全心全力服务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重点,以打造农业特色示范基地为目标,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一是搞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一麦一棒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重点以徐老庄金银花种植为示范基地,发展金银花种植;以陈庄园艺场为依托,鼓励周边村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以邵老庄为中心,发展蔬菜大棚。二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发展獭兔、生猪、养鸡三大养殖为重点,以陈村、大坝口、新河头等规模养猪场为中心,抓好养猪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獭兔养殖,以徐华獭兔场为中心,积极做好黄庄、小坝口等獭兔养殖村建设;以邵街大棚养殖基地、小坝口芦花鸡养殖基地为中心,做好养鸡基地建设,逐步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综合服务作用,实现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区域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一步健全队伍、完善制度、完善设施,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确保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做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逐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加强农村道路绿化、亮化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三、统筹农村发展,提高城镇聚集功能。把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按照“规模适度、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思路,重点抓好刘楼社区和陈庄社区建设,确保刘楼社区二期工程投入使用,着力打造刘楼社区示范点,把刘楼社区建设成样板社区,积极联系开发商适时启动陈庄社区建设。同时,在刘楼社区建设中,充分挖掘历史名人浙闽总督刘韵珂的文化资源,积极做好与刘韵珂故居修复的结合文章;结合刘楼中心社区建设,着力打造农贸、小商品、建材、粮食交易等规模适度的流通市场,努力促进乡驻地繁荣。 四、统筹兼顾,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注重为民办实事,扎实做好新农合、新农保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农村低保、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困难家庭救助、五保供养等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实验室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2012年力争全乡4处小学全部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二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住医疗体制改革的有力契机,健全公共卫生应急预防机制,认真抓好村级预防保健工作,为居民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三是宏扬先进文化,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力争4个管区各建立一处文化广场,新建农家书屋29个;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努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四是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加强班子、队伍、阵地、制度四项建设,突出抓好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查体、节育措施落实、孕情跟踪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控制违法生育,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6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