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汶上信息港 汶上新闻 查看内容

汶上县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2011-10-19 09:37| 发布者: 中都社区| 查看: 666| 评论: 0|原作者: 中都社区

1框架

近日,国家民政部下发关于命名26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的决定文件(民发〔2011140号),汶上县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近年来,汶上县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围绕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实现了农村社区建设“五项”全覆盖,探索出了一条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路子。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并形成了稳定长效的推进机制。一是采取集中会战法。成立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现场办公,整合社会资源,实施重点推进。二是强化目标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保责任制,责任到单位、到个人,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三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社区建设;对节约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每亩给予15万元的补助;对于整村迁建的农户,提供最长5年最高5万元的贷款贴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信贷资金,2010年共争取上级资金14782万元,其中无偿资金5382万元、社区信贷资金3200余万元。四是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汶上县岗位目标绩效考核,设立社区建设专项奖,落实奖励资金,形成稳定推进机制。

二、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规划院编制了《汶上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汶上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同步修编了《汶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点,将汶上县493个行政村规划为97个新型农村社区,引导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村庄向社区转变,优化城乡空间建设布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同时,按照统一聘请设计部门、统一支付编制费用、统一评审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四统一”标准,认真抓好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确保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质量。

三、强化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内道路全部硬化,配置节能路灯,栽植绿化植物,优化社区环境。全部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讯网络,达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五化”标准。生活垃圾处理采取“社区集中收集、县集中运输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污水处理实现雨污分流,靠近城市管网的接入城市管网,远离城市管网的规划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部分社区还选择实施了外墙保温、一体化太阳能、秸秆气化、地源热泵等新技术,逐步打造低碳、环保型新社区。二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所有社区规划建设了“一厅九室三市两栏一园一校一场”的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建有综合服务大厅和文化健身广场,为群众提供包括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村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社区还设置了警务室,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实现了人防机防合一,营造了安全、稳定、温馨的社区环境。

四、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积极开展社区救助、福利、就业等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困难人员提供服务和援助。全面开展社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服务,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公共服务,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程度。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社区自助、互助和志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三是大力发展便民服务。积极引导家政服务、水电维修、农资供应、信息查询等便民利民项目进驻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注重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有线数字电视平台、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形式,尽可能地让社区居民享受快捷、便利的现代服务。四是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组织。所有农村社区全部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和工作委员会,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物业管理等机构也相应建立,加强了社区管理,方便了居民生产生活。同时,培育发展各类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为管理指导、服务社区产业发展,促进社区居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

五、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一是规划建设部分商业设施。社区内建设了部分商业门面,集中租赁经营,租金用于补贴社区居民水电支出和物业管理费用,减少群众生活支出。二是建设社区产业园。坚持“一区一业(园)”原则,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指标,预留不低于20%用于发展社区产业园,促进社区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社区规划建设了特色产业园,积极发展富民产业项目,实现社区居民就近就业,增加居民非农收入。三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社区走股份经营的路子,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成为股民,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群众的股份收入,促进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6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