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公众考古活动在山东省汶上县启动。该活动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省文物局、济宁市文物局和汶上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是在汶上县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开展的第二次公众考古活动,可谓"再续前缘"。
南旺枢纽遗址是大运河全线工程技术含量最高的点,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历史智慧和传统治水理念,是大运河遗产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 为了进一步研究南旺枢纽工程,为大运河整体"申遗"提供支撑,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南旺枢纽遗址和分水龙王庙建筑群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定了南岸大堤、石驳岸、海漫石与北岸砖石大堤的位置、走向与结构,清理了邢通斗门、木桩挡板痕迹、埽工痕迹以及引汶入运分水口设施。该研究所还对龙王庙古建筑群、特别是最西侧的白大王庙等建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理发掘。通过对每组建筑期别的划分,使人们对不同时代的建筑布局、结构及其性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据了解,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与文物亲密接触"的环节,将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在现场展示,让公众能够近距离观赏、亲手触摸这些历史遗存,了解考古、感受历史,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全民动员,共同承担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促进南旺枢纽遗址的保护和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开展。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7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