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学化设计。社区楼房设计,坚持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与城市居住风格有机结合,按城市楼房标准设计,充分考虑农村生活习惯,满足群众多种需求。
二是生态化建设。社区容积率控制在1.0左右,绿化率不小于35%,设置健身路径,栽植景观草木。
三是协议化管理。社区从拆迁、建设到居住实行“一三四”协议化管理,拆迁前镇村发布1份公告,镇、村、群众、施工队伍4个主体分别签订补偿资金拨付、拆迁安置、建设施工3份相关协议,协议内容全面具体,各方权责分明,按协议分责任,抓落实
。四是多元化投入。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投入社区楼房道路建设;加大镇财政投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施工队伍垫资;协调信用社、邮政储蓄解决群众资金难题;鼓励本乡在外人员支援家乡建设。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7 05: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