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汶上信息港 汶上新闻 查看内容

兩岸三地大德高僧齐聚汶上 见证宝相寺建筑群、礼佛大道落成典礼暨开光法会

2011-4-5 00:26| 发布者: 中都社区| 查看: 733| 评论: 0|来自: 汶上中都信息港

1框架

记者4日从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获悉,文化节将举办开幕式暨“盛世佛都、和光宝相”大型文艺演出、(佛缘会)太子灵踪文化节旅游推介会、宝相寺系列祈福法会法事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演等节庆活动。该活动已成功举办过7届。

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的大德高僧及佛教、佛学界权威人士,将于4月15日云集山东省汶上县,共同见证修缮后的宝相寺建筑群、礼佛大道落成典礼暨开光法会,并出席在汶上举办的太子灵踪文化节。

位于孔子故里曲阜西邻的汶上县,古称“中都”,自古便因至圣先师孔子曾在此地任“中都宰”而闻名天下。这里是孔子第一次为官从政的地方,更是其儒家思想得以实践的重要地点。同时,汶上是齐鲁大地一处难得的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地区。1994年农历3月15日在宝相寺佛塔地宫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的“太子灵踪”佛牙舍利,更使汶上成为世界佛教徒心中的“佛都圣地”。

据史料记载,唐代德宗年间(公元七八零至七八五年),中国僧人悟空从天竺求得佛教至宝——佛牙舍利回归东土。宋朝年间宰相王安石将佛牙舍利供奉于家中,并在其上题写“东府”二字。传说几十年后宋氏宗亲求得佛牙舍利归入宝相寺佛塔地宫之中。1949年,一个偶然机会让这颗尘封已久的佛教圣物重见天日,便是如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中供奉的佛牙舍利。

所谓“太子灵踪”,“太子”指的是佛教至高无上的佛祖释迦牟尼,传说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而得名;“灵踪”是佛教术语,意为佛祖“灵骨踪迹所在”。据说在佛祖圆寂时留下的8.4万颗舍利中,4颗佛牙舍利最为宝贵,称为“稀世灵踪”。(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4-27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