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国家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来汶上县视察抗旱促春管工作,对汶上县抗旱促春管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要继续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各级各部门,发动农民群众,主动抗旱、持久抗旱。汶上县认真落实陈晓华副部长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落实各项保障措力推抗旱保苗。截至目前,汶上县共动用机电井8000余眼,设备8000余台套,完成小麦浇水面积20万亩,施肥面积10万亩,划锄面积5万亩。
一、思想高度重视,继续开展抗旱保苗促春管工作。按照国务院粮食生产电视会议、全省抗旱动员会议的要求,在去年12月4日启动抗旱预案Ⅱ级响应的基础上,又于2月11日启动了抗旱预案I级响应,成立由汶上政府县长任组长的抗旱指挥部,实行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和行政领导负责制,由30多名副县级领导带队、50多个县直部门参加,组成14个督导组,全部深入所包乡镇,对抗旱保苗促春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二、加大宣传力度,科学指导抗旱保苗促春管工作。一是全方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县电视台开辟抗旱电视专栏,密集宣传抗旱保苗面临的形势、极端重要性以及中央、省、市、县出台的抗旱扶持政策,及时报道抗旱促春管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把群众作为抗旱促春管的主体,通过明白纸、手机短信、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科学抗旱,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截至目前,共印发技术明白纸20万份,发送手机短信息46条,扎制宣传车60辆,悬挂宣传横幅1200幅,编制抗旱促春管信息专刊10期。二是大力开展抗旱保苗科技服务。组织开展万名农技人员下乡进村活动,组建600余名的技术服务队伍,深入抗旱保苗第一线,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科学分析旱情,因时因地因苗抓好管理措施,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学校、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县累计培训农民5.3万人次。充分发挥好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成立抗旱服务队伍,实行村帮村、组帮组、户帮户等形式,积极开展抗旱自救,做到应浇尽浇,确保全县所有小麦都能浇上一遍返青水和保苗水。
三、科学调配水源,确保抗旱保苗促春管物资所需。科学制定抗旱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在保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的前提下,优先保证抗旱灌溉水量。坚持因地制宜,广开水源,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积极组织群众进行渠道疏浚、打井、筑坝引水、购买小型抗旱机具,充分发挥大汶河溢流坝、琵琶山引水闸、莲花湖拦水闸、北泉河橡胶坝、东护城河蓄水坝等引蓄水工程的作用,做好引水工作,增加抗旱水源。目前全县共引蓄水400万方,修复机井43眼,新打机井12眼。同时,进一步加大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力度,强化调度协调,加大农资打假保春耕春播力度,确保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市场供应,及早做好抗旱机具保养、调试和检修工作,保障抗旱用油、用电需要。目前共调拨储备抽水机械200台、灌溉输水袋5000米、化肥4000吨、种子50吨,确保了春季农业生产物质所需。
四、严格政策落实,确保抗旱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进一步加大抗旱保苗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抗旱保苗资金,县政府拨付200万元重点用于县域内无水浇条件区域购买抗旱设备。积极做好上级抗旱资金、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严格按照每亩98.45元的标准,发放国家种粮直补资金7000余万元;按照小麦浇水每亩10元的标准,发放中央、省市抗旱补助资金700万元,全部通过涉农资金“一卡通”的形式发放到了农民手中。中央拨付的200万元用于专项抗旱服务设备的购置资金,目前正在进行招标采购。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春耕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群众抗旱备耕提供资金保障。
五、严格考核奖惩,确保抗旱保苗促春管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对抗旱保苗促春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把完成浇灌面积和夏粮收成作为检验各级各部门抗旱抗旱保苗促春管工作的依据,对完不成任务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导致浇不上返青水或人畜吃不上水的,取消今年一切评先树优资格,并严肃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对在抗旱保苗工作中不积极、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抗旱物资供应不及时、保障不得力、技术不到位、影响抗旱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对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对抗旱工作不力的乡镇和部门,扣减各类奖补资金;对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截留挪用抗旱资金的,严肃追究党政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思想认识、抗旱措施、组织群众、工作落实、严格考核”五到位,确保抗旱保苗促春管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