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汶上信息港 汶上新闻 查看内容

发改委6次为听证会正名 承认制度有问题

2010-1-15 19:59| 发布者: 中都社区| 查看: 105| 评论: 0

1框架

中国新闻网1月14日报道 国家发改委今天表示,价格听证会制度实施以来,有关社会议论的增多,表明这一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公开透明度,便于社会监督。

国家发改委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听证会有关材料的公开。国家发改委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不断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一是除了把有关材料公布给听证会参加人外,还要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向社会各方面普遍公开;二是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外,企业的运营情况、财务报告、成本数据等情况,政府成本监审的有关资料和定价文件等,都要向社会公开;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和经营者要公布专门的咨询电话或电子邮箱,并指定专人负责处理社会公众的咨询和回复公众信件;四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中介机构代表和其他社会公众全程参与监督成本监审工作,提高政府成本监审的公信力。

国家发改委列举了价格听证制度的一些改进内容,比如,听证会消费者参加人的遴选,将事先向社会广泛公告,再通过电视台现场直播摇号、随机选取,增强公信力。摇号活动既可以由价格主管部门组织,也可以由消费者组织组织,还可以由新闻媒体组织,并邀请公证人员进行公证。

听证会参加人的发言,可以不事先限定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让每个参加人都有平等的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

价格听证会的新闻报道,可以推广电视现场直播、网络直播等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公开听证事项,让不能到现场的社会公众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听证会的进程。

新闻回顾:

发改委两度发文为听证会正名:非"逢听必涨"

1月7日,发改委网站再次发布文章,为听证会制度正名,称听证会并非“逢听必涨”,背后的实质是“逢涨必听”。举例称2008年国家发改委组织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听证会,说明听证会也有听“降”的。

发改委:听证会问题屡被曝光证明不是作秀

针对各地价格调整听证会屡曝出问题、发改委被指“作秀”的质疑,发改委网站刊文指出,“如果政府有关部门真想作秀,岂会让这些‘蹩脚’的‘演员’”来砸“牌子”,听证会屡次曝出问题,恰恰反映了听证会并非“作秀”。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立)

最新评论

QQ|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9-11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