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地处鲁西南,面积877平方公里,耕地84.7万亩,辖14处乡镇、493个村居,总人口76万。汶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交相辉映,素有“千年佛都,儒贤圣地”之美誉。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争当鲁南排头兵,冲刺全省30强”,坚持“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三轮驱动,探索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县跨越发展的路子。 一、以解放思想提升跨越发展新境界。面对汶上欠发达的实际,我们本着“正视差距、求真务实,借助外力、启动内力,居弱图强、争先进位”的原则,确定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生态优县”,2007年初,提出了力争“奋战五年,进入全市第一方阵,达到全省中等以上发展水平”的奋斗目标。并根据县情实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及时对发展目标进行调整提升。2008年4月赴苏北考察学习后,我们提出了“大干2008、拼搏2009、攻坚2010,冲刺‘十二五’,两年翻一番,五年奔强县”的奋斗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71.3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115亿元,年均递增27%;地方财政收入由2006年的2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3.6亿元,年均递增34.2%;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24.3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55亿元,年均递增50.3%。连续两年在济宁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全市第一,获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县域经济综合评比连续三年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中排名第一。2008年全县承办市级以上各类现场工作会议62次,获省级以上各类表彰奖励125项。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基层党建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按照市委对汶上“早日跨入强县行列”的指示要求,把2009年确定为“拼搏创新年”,在县委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奋战五年,争当鲁南排头兵,冲刺全省30强”的战略目标,以目标高定位催生跨越发展的新动力,经济社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10月份,全县完成GDP115亿元,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增长31.2%;地方财政收入4.13亿元,增长18.2%,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3.7%,提前50天完成全年财政预算收入任务。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济宁市14个县市区前列。 二、以产业培植做实工业强县新支撑。坚持把跨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工业强县上。把做大做强煤电化工(钢材)、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个百亿元产业作为项目建设的总抓手,逐步实现由资源开发型向高新技术型的转变。目前,投资2.6亿元的义桥煤矿、投资10亿元的阳城煤矿、一期投资14.05亿元的阳城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投资1.5亿元的金成机械、投资1.35亿元的北汇玻璃、投资2.69亿元的蒙牛现代牧业、总投资38亿元的如意天容50万锭紧密纺一期工程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其中“利生牌”小麦粉和“风光牌”变频器获全国名牌产品。中钢集团富全铁矿、华都LED项目、义能煤矿等投资过亿元项目已开工建设;由联想控股投资年产50万吨氯碱及氯系列产品项目、100万吨铸锻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5个,比2006年增加105个;1—10月份,规模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41.5亿元、实现利税19亿元,同比增长17.3%和11.5%。 三、以超前规划拉开“中国佛都”新框架。围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明确了“儒释圣地、禅意水城”一个定位,建设佛苑景区、泉河、渌河三条景观带,实施东部文化政务区、南部工业区、西部物流仓储区、北部旅游生态区、中部商贸居住区五大版块支撑,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是拓展城市发展框架。结合济徐高速、台前-兖州铁路建设,形成了“两环五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城区规划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大到42平方公里。大力度实施城市拆迁改造,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三年完成拆迁200余万㎡,新建320万㎡,长乐湖小区、北辰小区、佛都小区已回迁完毕,黄金水岸、福慧新区、东湖佳苑等回迁楼正在建设。完成了圣泽综合商务广场建设,启动建设4星级阳光温泉大酒店。目前,城区人均居住面积由2006年的18.9 ㎡增长到2008年的27.5 ㎡。二是畅通水系框架。开挖了莲花湖,规划建设了莲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实施了泉河 四、以统筹发展为主线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 |
|本地广告联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鲁ICP备19052200号-1 )
GMT+8, 2025-9-11 09: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