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蒋介石日记、自述不如看《蒋介石的铁血卫队》——为什么我们要去求真!
1 i' \7 P: G& H* P$ o' g 最近看了几本诠释蒋介石日记的书,又传说蒋家官司尘埃落定,就要出蒋介石日记全本了(不过解放前的这部分)。看完后,又有一种想完整了解蒋介石这个人的感觉,从当当网买了一本《蒋介石的铁血卫队》和《蒋介石自述》。这几日天气太冷,我蜗居在家里,细细地阅读了几日,总的感觉《蒋介石的铁血卫队》这本书,要比那些什么日记、自述要好得多。7 P8 v# A b3 z1 L3 f" B: I
所谓的蒋介石日记,早几日才听人告诉我,其实并非原汁原味的原文。据说不过是道听途说的山寨版,并且还是一些人去美国胡佛所“看”的时候,凭记忆“记”下来的。天下哪有这么好记性的人。所以,其真实性真是值得去商榷。
+ M8 W8 I m2 D# y/ O8 G4 B 《蒋介石的铁血卫队》(当当网卓越网和京东商城有售),是今年有关蒋介石书籍最火的一本,据说销量超过了那本炒作的《蒋介石自述》(其实也不是什么自述,炒作起来假书名,真实的书名叫《蒋介石19xx-1976》上下册)。这本《蒋介石的铁血卫队》比起山寨版“日记”,比起干脆的假“自述”,我看后觉得还是好得多,值得看得多。
6 Y" `" A7 C% O( A 首先是因为真实,我感觉不虚伪。! L7 s) E; K$ L" A- Z
读者喜欢的,要看的、想了解的,不是假,而是真。这是一本畅销书的生命,无此,便没有可看的价值。
( X9 S! m1 |. C, }5 @: Q 《蒋介石的铁血卫队》的真,开始你是感觉不到的。因为作家的写作给我们开了一个技巧上的玩笑。这本书,华宸先生从蒋介石身边的人说开来去写蒋介石,写他和女人们的故事,写他和那些政客、军人那些事情,有血有肉,完全是高手的写法,而一件事情娓娓道来,曲曲折折,诙谐幽默,先言此,再说彼,直到故事的结尾才露出真相,告之事情的本源或者本质。事情原来是这样子的哦!让人才恍然大悟,要么如同他的慈溪贴身侍卫蒋恒祥初来上海偏巧遇上蒋介石与陈洁如结婚惊讶地感叹“叔公当日恋爱,当晚就能结婚。大上海真风流、开放啊!”般让人耳目一新。. e" X# |* Q% Q, T1 b) j
写作的曲、折、巧,让读者感受的是“虚”,到了最最后,“真”这个尾巴才露出来——这就是本书写作上的妙。! e y! C% @* C! I" x
当然,这不是这本书最让我感兴趣的地方。虽然作家的写作技巧很高明,甚至曲折的叙述中还带着一种冷幽默,让我看着看着忍不住去想暗暗发笑,久久不想去掩卷。因为这样的阅读不仅不枯燥,还是一种超级的享受。
/ A; w8 ^' |% U* g8 r; d* g0 X 但是,好高鹜远的我觉得这本书很好,不是它的吸引人的叙述方法或者写作方式,这些只能虚的东西,所谓的形式,内容才是最本质、最致命的阅读要处和精华,否则看本假书、伪书,有什么意义呢?我读书,看完会掩卷,去感受一下。细细地去感悟,本身就是阅读的境界。这是我最享受的。4 B. X3 K& W4 G1 m; f+ d
这本书呢?主要的,我觉得是,它确实、它真切地写出了蒋介石到底是“一个啥样的人儿”——他是什么样的性格,他的做事风格、他的处世逻辑,当然扩而大之,他的政治道德、他的为政风格、他的文治武功,进而引出这些问题——他是领袖?是枭雄?是爱国的?是卖国的?是有功于民族的演进,还是把这个多难国家往后又拖了一大步?这些问题,高明的作家都不会回避。
) X: J- w9 [6 \1 A$ @! O 我喜欢书中作家叙述中淡淡的态度,虽然不明说,但态度明确,冷幽默中有深刻的沉思;虽然褒贬不定,是非曲直却是萝卜炖豆腐一清二白,虽然书中有军事、有政治,有生活甚至有与女人关系的叙述,但我们不难窥视出蒋介石的面貌、他如何影响左右人而又如何被身边的人所影响,甚至他反FB又被FB吞没,他抗战又缩头过,他以战争对抗外来的侵略又期望外人的恩赐,他就是这么一个复复杂杂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领袖——书中他的思想是真切的,他的行为是真实的,他的人格是变化的而又是完整的。存在的合理性,贯穿其中,让“真”这个字不虚,不乱,也不狂妄。
, S/ w5 I5 U' b" \ 所以,我要说,《蒋介石的铁血卫队》(当当网卓越网和京东商城有售)这本书可读。虽然书是写他的卫队——国军的王牌小分队,事实上,作家就是在写蒋介石——这位民国总统——中国历史抹不去的一位人物的“人生史记”,只不过置之于伟大的时代和诸多小人物的背景之下了而已。无疑这种阅读,又与去读蒋介石传的感觉有别。
9 a) {6 I% T) l y: [' I 阅读这些书,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位历史人物伟大乎?这位领袖人物卑劣乎?假设我们真的可以阅读到原汁原味的蒋介石日记,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我想不过是他本人单方面的个人叙述而已,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中国人最注重而又最含糊的东西,又能说明什么?知人最莫过于自知。然而,真正能做到自知的,有几人哉?!伟人的身边,不乏极度炙热的迎奉讨好、不缺势利之徒的拍马吹捧。之中,做一个千杯不醉的清醒者,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自己的叙述,即使是最隐私的日记,本身也可能是最主观的东西,加上出版时编辑、主编往往主观地因为某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删除篡改,甚至掩饰,其真实性又几何。而旁人的解说呢?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事杂,与真实性来说,三人成虎。多个人手,反而画蛇添足,把事情弄的更糟更虚更伪。若是拙劣的笔触,又何其就能把主人的思想、性格说得清清楚楚,还原出原本的真实?
7 s; O) w& z- o7 u$ d& j# f 若还是靠着惊人的记忆力记下来的东西,真实性就更加值得去想一下了!
" I! W9 O/ A% J: }) ?. j 因此,喜欢怀疑的我,怀疑自己阅读的感受的同时,也怀疑那些高人们到底如何心鹜八万里,把自己扮装成一个历史伟人或者历史的评说者,更准确地说是扮装成蒋介石或评说蒋介石,能解释说清楚历史几何的真与实。我只想说:如果,如果要扮装,我更喜欢赤裸的真实。那怕就是最粗线条的、最原始的。6 F! e. k' D" k( c' o
《蒋介石的铁血卫队》成为畅销书,一直火热,据说还是“2011开年第一畅销书”。我开始是怀疑的。一些丘八,尤其依附强势权人的近侍,大清时不过是些大小太监,能干出什么好事来?有什么可诱骗读者的噱头?阅读这本书后,我才明白人的复杂性便在于此。除了蒋介石本人外,他身边的侍卫甚至区区几个轮换来去的侍卫长,比如王世和,比如宣铁吾,比如俞济时,还比如孔令晟,或那位包养女明星的戴笠,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在领袖身边的打拼,无人不有一套那些人精们所缺乏或不具备的超级精英人士的高素质——如何讨好领袖,如何圈谋自己的利益,如何尔虞我诈,如何说人生的搏击中击败对手走向新的高点。这些玩权术、进退术令我惊讶。
/ M6 k' a* ~7 g, g2 i. Y 如果有人说这本书是精彩的官场教科书,或者说是为官儿的圣经,我不会太多的反对。但身在江湖之远的我,更喜欢的,还是《蒋介石的铁血卫队》中说的那些蒋介石和卫队的事儿。它给我们不少真实的新鲜,真实的历史,没有人为地去兑水、稀释。
3 Y' {( b A( ]# Y 这大概就是这本书很火也为草根们喜欢的原因吧。! j3 T5 B8 {4 X( R) @) A" v
看完这本书,掩卷会不自主地感叹人生不过就是不长不短的过往,跌沓起伏,不会平坦也不会总是风雨,比如,蒋介石风光过,也落魄过;他手下的侍卫们得意过,也失意过。每个人都是在跌跌撞撞的人生中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而诸如蒋介石和他的侍卫们以自己的生活谱写人生,从而谱写了民国那一段谁也难以忘怀的历史。至今,历史中似乎还恍惚着他们的身影,不少的书儿叙述着他们昨日的事儿。
9 L5 ?" W9 \" a9 }% b$ ` 因为,这一段历史,这一些人们……都与现在的我们割不断血脉。) p6 P$ {, z9 m& x# N S) W
对过往,对历史,我们是必须要勇敢面对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真实,是完整,是准确,而不是戏说或者臆说,不管它是好,还是坏。就是一本书,也应该是这样。7 T# M0 t& c: f% w3 ^5 s: W
这就是挑剔的我会喜欢《蒋介石的铁血卫队》的原因。$ `9 A2 D2 w7 |8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