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可是,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r" y5 l; |2 G3 B
/ t6 ~% n& L- C7 d7 Y# `4 H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v/ W. {3 ^( S4 f3 ~' ]* }3 ~4 z7 s
" m& W- E/ } n" L- T# q5 m/ G6 R X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8 h/ w( d/ _! {7 X
. h$ O! s8 T+ n0 U7 \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O* g3 Y" a. U) ], s
6 r( g I/ e5 `% I1 t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教育专家宫老师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9 E% |, a0 x L1 i* y% R
4 c- L% M, U3 E& O$ n1 M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8 d* [2 x" S- X* E6 I0 @
' Y$ n$ }" n. R- b- A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 T& i( s" V8 r2 i: a. M" Q9 g
7 F4 |, `$ A' X' l* Y! {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 Q! W' ]) A& E) }0 A; o; p
% A a1 o$ h! w6 E8 v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3 n- m2 t+ a T+ c& {- f
7 _+ a% f* q( A: U" b$ ~! \0 N3 k' h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 L$ r* Z( r: ], P
6 ~9 X+ |4 U4 q5 f* H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6 N4 x; O5 A5 R& q
( ]: X' p$ m) y2 P) T+ J% ~0 W, G& L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4 d. [5 i q0 S; p5 n1 ?. Z
/ X7 |& f* z1 i4 ~: o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8 \$ t% L. {; E0 e6 }5 }' ^ 6 A6 f% t4 }! ]
* V# V5 j4 f- U0 ~) c; K k# K
6 ?% ~& P6 H* O' `( z 除了掌握以上三个批评的原则外,学会批评孩子,掌握批评孩子的技巧,是做父母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 e+ G# B4 r& l/ ^) [
0 [% n; E# P( j9 k3 x, F/ d 批评孩子有以下六个技巧: # Y4 I# p; c- W& f' ~8 q' a
% p2 V5 P. \* ^; p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1 j9 X) ~( {; q N
. t& y3 ^& L- r+ t7 y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1 ?2 ^% w( t {$ C) k
& S: Q( J, \) d6 l. k: Z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 @3 _3 u+ t- w# ^+ ]
- Z2 V4 v4 ~* I; c* W
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E( m" @. j; U8 m9 j
( s% z( b$ J" E6 ~8 Z0 R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a: t L' m7 \+ f2 `: k0 x' t! B& I
7 o5 z {- r# Q% S- ]
二、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5 [. V% v+ [3 g5 v. N$ i0 _* O7 S+ v0 a# y1 f0 M% v2 ~! h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人甚至因此而酿成千古大错。
' R6 e% O; e0 N& z% ?- z: p
* J, G. [2 }- h# e1 I8 @* B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0 D. E0 p' M+ Z5 |% c
# P4 Q* p* c$ ]& E3 y" \
三、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p# d" l" {9 U/ B5 W- u
( f$ D/ |- s1 f- U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 b# t9 o! j N; Z* d+ l% m& r5 f3 z2 }8 ~" \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o2 V# y% L6 |& L* E
" x1 F- T$ p# x" m3 e
四、批评孩子之前可先进行自我批评9 e. n) J* ~3 }' T
' @+ p. E% _1 Q, P x;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6 K' o0 } m2 q, X3 P( _; s5 N
* V8 {+ ^' L# @3 o% p! {
五、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要形成“统一战线”
0 T5 |9 P9 b; v; _
6 j5 R7 c6 C" j# n: N8 @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护,寻求精神的“避难所”,他们甚至可能因此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1 X* o8 D" h: H. A5 u
' L# G6 K6 l2 l9 [& A5 |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1 S; u! B) W, }& y+ J
& t/ e5 {" G) [# E4 J8 Q
六、批评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 M1 V T# e( i0 ~; j# [5 n; p3 J& p6 Q+ n; e: w) |# Q( P) K2 C- W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可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9 n+ Z! Z5 F4 j% t/ f( Y: _
1 i9 V5 \! h+ L不同年龄 批评方式不同
, r& a6 k/ s6 l# v, C9 D
1 G |8 q% v% B/ _! b8 g' h! J: F 批评孩子除了掌握以上的技巧,结合孩子的年龄也是很重要的,同样的事,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好的批评方法也是不同的。; L( @1 y9 v+ `8 ~5 ^6 \
: s, a& u2 P$ G; L 2岁以下,不主张直接批评
9 L5 m7 h+ x6 k4 {! m. y# K+ D {3 G3 F) \& h- Z6 C1 F9 c; m
桌上一杯温开水,被宝宝一不小心碰到了,这时候,任何形式的批评和紧张,例如“怎么这么不小心?”、“烫到没?”都是不适合的。最好的做法时,把孩子抱开,收拾好桌面,父母提供一个安全环境,为孩子的不小心犯错负责。( }! }& r& a' n6 U/ Q0 u( ^
' d3 Q! |) O3 y: @. F 3-5岁,直接告诉孩子结果
; O+ F/ W$ i9 a3 I
$ ^- u0 E: k" `9 a* z) B 让孩子自己体会行为的后果,分两种情况,一是像打碎杯子之类的小事,你可以告诉他,“看,杯子碎了。”而另外一种情况是人际之间的纠纷,比如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你可以告诉他,“被打是会痛的。”对三到五岁的孩子,批评时最好不要加上正确或错误的评价,让孩子给自己打上“我很坏”、“我就是不会做事”的标签。
& [9 Q0 [8 r/ Z- x8 K
/ d) t8 M" Z% I1 ?4 }/ p 6岁到小学期间,适当惩罚
2 T; n& z; [% ^" g. {: z8 X
1 S; Q2 n+ k) v' j+ T% v) _ 6岁后的孩子犯错时,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提前约定规则。比如,孩子上同学家玩,你跟他约定好,“6点回来吃饭,如果没回来,星期六就不可以出去了。”如果孩子一个没忍住贪玩回来晚了,告诉他事先说好的惩罚,“好吧,这个星期六不出去了。”不要没讲好任何规则,事后就直接惩罚孩子。) g+ N! b8 r9 i& i
|